肾病科室简介
肾病专科现有专科医师6名,其中主任医师2名,主治医师3名,住院医1名。开放床位30张,每年收治来自全省各地患者,河南中医学三附院肾病科是以中医治疗为主,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,配合现代化的检查技术,诊断治疗肾脏病的科室。设有门诊、病房,主要治疗的病种有:急、慢性肾炎、泌尿系感染、肾病综合征、急、慢性肾功能衰竭、糖尿病肾病、狼疮性肾炎、痛风性肾病、泌尿系结石、痛风等疾病,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。本科室的特色治疗介绍如下:
慢性肾功能衰竭
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期,属疑难重症。我科在治疗该病上,除使用西医的常规方法外,还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,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进行治疗。为了使早、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残肾功能得以维护,延缓透析。对患尿毒症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透析的病人,我们采用了中药灌肠、中药离子透入等中医非透析疗法治疗,调节机体内平衡,并从调理脾胃入手,使患者增强食欲,改善营养不良,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了患者的生命。对进入晚期氮质血症期的的病人,我们用中医非透析疗法治疗,仍能完全自理生活,这对那些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昂贵的透析费用的人无疑是个福音。
肾病综合征
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西医以激素治疗为主,如果病理类型好,绝大多数病人对激素敏感,但有的常复发,有的在激素减量时复发;病理类型不好的病人常有激素抵抗或无效,对激素依赖、抵抗和无效的病人,西医常采用细胞毒药物治疗。但是无论是激素还是细胞毒药物,其副作用十分明显。激素可引起库兴氏征、痤疮,容易合并感染,并可出现糖、脂肪及蛋白质人谢的紊乱。细胞毒药物可使造血系统、肝脏、生殖系统等出现损害。我科除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手段外,运用中医辨证的思路,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,对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病人有很好疗效,并能减轻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副作用,减轻病人的痛苦。
糖尿病肾病
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,以血糖高为特点,如未及时诊治或控制不良,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,此病发展至中晚期必然合并肾脏损害,引起糖尿病肾病的发生。
我们在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,结合中医辨证施治,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。我科设有中医特色室,对于糖尿病肾病中晚期患有恶性水肿的病人,采用中药泡浴的方法,可以使一部分人的水肿消退,并能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导致的肢体麻木、由于高凝状态导致的糖尿病及尿毒症病人的皮肤瘙痒症等。针对该病导致的血管病变,我们同时应用中医活血化瘀、疏通经络的方药口服及静点,达到改善循环的目的,能够弥补单纯西医治疗的不足,改善症状,延长患者的生命。
再发性尿路感染
尿路感染是一常见疾病,如治愈后不久,原致病菌再次出现而复发或与原先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,即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,该病易侵犯上尿路导致肾盂肾炎,长期反复的肾盂肾炎又会影响肾功能,甚至引起尿毒症的发生。西医虽广泛采用抗生素治疗,但其发病率并未降低,还使耐药菌株增多。
我科郭云协、郑建民教授积30余年的临床经验创立出“泌尿清肾汤”,具有滋补肺肾、清利湿热之功效,能充分调整机体的平衡,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,可使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,较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。
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
1.血尿
常为起病的第一个症状,几乎全部病人均有血尿,其中肉眼血尿为50%~70%,尿色呈混浊深茶色或洗肉水样,无血凝块,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呈酱油样棕褐色。约数天至一、二周即消失,肉眼血尿消失后一般仍有镜下血尿。严重血尿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感及尿频,但无典型的尿道刺激症状。
2.蛋白尿
几乎全部患者尿蛋白阳性(常规定性方法),尿蛋白一般不多,在0.5~3.5g/d以间,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,主要为白蛋白,伴有大量红细胞管型。仅约不到20%的病人尿蛋白在3.5g/d以上,表现为肾病综合征。部分病人就诊时尿蛋白已转呈极微量,因而无尿蛋白阳性的记录。蛋白尿多在几周内消失,很少延至半年以上。
3.水肿
起病初始即有水肿,出现率约70%~92%,呈疾病主要表现者占60%以上。轻者为早起眼睑水肿,呈所谓“肾炎面容”;严重者有全身性水肿,但指压凹陷不明显,体重可较病前增加5kg以上。大部分病人2~4周内自行利尿、消肿,如水肿或肾病综合征持续发展,常提示预后不佳。水肿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,而肾小管特别是远曲小管重吸收能力上升,球管功能失衡所致。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低蛋白血症及心力衰竭等因素均可加重水肿。目前由于注意对病人限盐、利尿,故水肿程度一般较轻。
4.高血压
见于80%左右病例,老年人更多见。多为中等度的血压增高,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。也可见严重高血压,甚至高血压脑病。高血压与水肿程度平行一致,并随利尿治疗而恢复正常。
高血压的原因也主要与水钠潴留、血容量扩张有关。血浆肾素水平一般不升高,醛固酮分泌率正常或下降,所以高血压与水肿程度平行一致,并且随着利尿而恢复正常。如血压持续升高二周以上无下降趋势者,表明肾脏病变较严重。而且持续性高血压也加重肾功能损害,应予及早治疗。
5.少尿
大部分病人起病时尿量少于500ml/d。可由少尿引起氮质血症。两周后尿量渐增,肾功能恢复。只有少数病人(不足5%)由少尿发展成为无尿,表明肾实质病变严重。
6.肾功能损伤
常有一过性氮质血症,血肌酐及尿素氮轻度升高。较严重者(血肌酐>352µmol/L,尿素氮>21.4µmmol/L应警惕出现急性肾衰。经利尿数日之后,氮质血症即可恢复正常。少数老年患者虽经利尿后肾功能仍不能恢复,预后不佳。
肾小球滤过功能一过性受损,而肾血流量正常,所以肾脏滤过分数相应下降,这是急性肾炎的典型改变。肾小管功能的受累较轻,肾小管最大重吸收葡萄糖(TmG)和肾小管对PAH最大排泌量TmGPAH轻度下降或正常,尿钠及尿钙下降,钠排泄分数小于1%,肾衰指数小于1,尿浓缩。
肾衰竭的前期症状
在肾衰竭的最初阶段,通常没有任何症状来警告病人他/她的肾脏不能正常工作了。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进行尿液和血液检查非常重要的原因。有时即便病人自我感觉良好,但健康检查的结果也会显示出患肾脏病的一些迹象。然而,当肾脏功能已经接近完全丧失时,病人的身体变化和患病症状就会很明显。肾衰竭病人的病症会有所不同。下面是肾衰竭的一些患病症状:
1)身体不适
由于毒素和废物在体内不断堆积,病人可能会感到浑身不适。症状包括恶心,呕吐,夜间睡眠不好,没有胃口,搔痒和疲劳。
2)浮肿
一些病人会出现浮肿现象。尿量减少,尿频(尤其在夜间)。手足踝浮肿。其它症状还有气短,眼睛周围肿胀。
3)贫血
由于肾脏功能遭受损害,人体不能产生制造红细胞所需的足够荷尔蒙,因而产生贫血。贫血的人经常会感到寒冷和疲惫。
肾衰竭的其它患病症状
血尿(呈茶色或血红色)、高血压、尿液中出现泡沫、腹泻、极度口渴、睡眠不安,或嗜睡、性欲下降、疲乏、头晕、视力模糊(与高血压程度及脑缺血、脑水肿有关)及腰部钝痛(因肾实质肿大,撑胀肾被膜、牵扯感觉神经末梢所致)。偶有特例与风湿热并存。为高血压引起,可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,偶有火焰状出血及视神经乳头水肿。